记者近日获悉,自承担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确权登记试点以来,贵州省注重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成果进行质量把控,形成了质检办法制定、过程抽检、试点成果全检、成果修改完善、工作验收、试点成果登簿的工作流程,确保了试点成果的可靠、可信、可用。
根据《贵州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质检工作分为内业和外业质检。其中,内业质检是在划清全民和集体、集体和集体、不同自然资源类型与类别等“三个边界”前提下,全面检查权属来源是否合法、登记要件是否齐全、权籍数据库是否满足登记要求、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与不动产权利关联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外业质检坚持走到、测到、问到的“三到”原则,借助实时gps定位技术,实地核查登记单元坐标精度、自然资源类型类别等,并对已调查形成的权属边界及权属主体进行信息回访和相关资料查阅。
在确权登记试点过程中,质检机构通过抽检各试点县少数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调查确权等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反馈书面检查意见,以此为参考,对其他的登记单元进行修改完善。各试点县完成所有登记单元的调查工作后,将全部登记单元的资料送检。质检机构从调查成果、登记要件和权籍数据库三方面着手,逐一检查试点成果的资料完整性、数据正确性、调查质量、成果精度、附件质量、逻辑关系等要素,确保试点成果质量总体满足技术要求。此外,质检机构还专门研发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数据库的质检软件,自动化检查各试点县数据库,提升了工作效率。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